在书中迁徙 把文化朝拜

综合 来源:观察网 2023-08-04 08:03:5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钱钟书先生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今天我要分享一本书,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从西北走到江南,让舒畅的文字静静流淌,沙漠、石窟、白帝城抑或是岳阳楼已悄然走在眼前,让文字有了步履,把文明虔诚的朝拜,探历史的层层叠叠,留纸上的字字思考,让精神走进从未涉足的地方。

以时间的纬度来讲述,以空间的延续来和声,这是作者与前人的共鸣,也是文字带给读者的畅想,他犹如侠客一般,执笔走天涯,读罢,仿佛也身临其境,畅游天地间,看的是景,不只是景,读的是书,也不再局限于书。

看!那是乐僔和尚开凿的第一个石窟,在一个叫做敦煌的地方吸纳着无量度的才情,足足有千年之久。在泛着金光的沙漠之间,无数精美的经卷、绘画和唐塑倒映着20世纪的初辉,被运往巴黎,运到彼得堡和东京,徒留一地愤懑和落寞,那是遗失的文明留下的车辙。两千年的岁修不曾间断,都江堰为天府之国提供了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白帝城始发的孤舟已飘过了万重山,神女峰就在眼前,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俊茂”,晴初霜旦时的“林寒涧肃”早已被郦道元一一描绘在《水经注》中。看洞庭一角的山水亭阁,范仲淹的胸怀被写进文章,文章化作了景观,立于中堂两侧,君山岛下,夏日的炎热早早汇成了那句熠熠发光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我们拜读古文诗作,是否用心感知过千古流传背后的喧嚣与孤寂,我们踏足名山大川,是否挖掘过恢弘和灵秀自然之美下的人文情怀,我们游历传盛古迹,是否探寻过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千古哲人的胸怀之广。景在眼中,字在纸上,文化在心头。《文化苦旅》这本书不是游记,零碎的散文阅读没有严谨的人文、地貌的刻板描述,它是文化迁徙和历史陈述的糅合。我耐心的读完,一路迁徙,从敦煌走到阳关,从柳州漂泊到庐山,在西湖畔思索,在山中等待信客,无畏风沙,不惧秋雨。就像书中所说: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它凭借山水风物探索文化的脉络,从自然走向人文,通过一个个古今物像,将历史的深邃和苍凉见于笔端,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发出对历史、文化以及对生命的追问。

拥抱祖国河山,一路执着向前,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化可以。

最后,分享一段看过的话: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驻足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梭巡而不敢前的,我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守卫过的,我现在驰骋由疆的莽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战斗过的,我还能时常吃到东坡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这就是脚步给予的富足,这就是文化散发的魅力。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数控车床编程口诀

下一篇:最后一页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