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来源:国际商报 2021-08-02 14:49:52
7月23日,俄罗斯央行公布利率决议,为了应对飙升的通胀,俄罗斯央行如期将基准利率提升100个基点至6.5%。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加息幅度也是2014年卢布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在本次加息后,俄罗斯央行年内已经加息四次,共225个基点。这四次加息的原因如出一辙:希望以此阻止国内通胀持续攀升。据官方统计,5月份俄年化通胀率为6%,6月份则升至6.5%,高于监管部门的预期,且接近过去5年的峰值。
俄罗斯的加息并不是个别现象。7月14日智利央行以全票通过的形式批准加息25个基点至0.75%,这也是该国自2019年1月以来首次加息。智利央行预期今年该国经济增长将达到9.5%,同时通胀也将超越2%~4%的政策目标。6月24日墨西哥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基准利率上调了25个百分点至4.25%,以应对政策制定者此前称之为“暂时性”的通胀飙升。6月16日巴西央行上调基准贷款利率75个基点至4.25%。为了抑制不断上扬的通胀预期,这已是巴西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日前捷克央行行长表示,捷克央行应该在8月5日的政策会议上再次加息,之后可能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但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仍秉持极度宽松政策,由此刺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从去年4月以来大幅上涨,加上今年全球极端气候频现,让新兴市场承受很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初曾表示,如果美国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那么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全球通胀压力。但7月29日美联储公布的利率决议显示,美联储仍将按兵不动,正式讨论缩减购债规模(Taper)的可能性较小。这说明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加息依然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并认为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还将走高。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及美元作为国际第一大流动货币,美国通胀持续走高必然传导到全球市场。IMF在7月初的一份报告中称,其他国家面临着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尤其全球粮价目前正处于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得数百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从美元源源不断流入市场,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攀升的路径看,美国越是秉持宽松政策,全球越是面临通胀压力,尤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输入性通胀也是水涨船高。除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分化之外,通胀也是导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分化明显的一大因素。在7月27日的最新报告中,IMF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增速预测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6.3%。IMF认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疫情恶化和外部金融环境收紧双重冲击,经济复苏或将遭受重创,并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与此同时,IMF将今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5.6%,其中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预测显著上调,法国和德国保持不变。
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经济分化日趋严重的后果,必然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矛盾加剧。在后疫情时期,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扩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人类大危机都是一次贫富差距扩大的加速剂,全球新冠疫情危机也不会例外。(记者 路 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